所謂健康旅游,是以健康需求為導向,以維護和促進身心健康為目的,以旅游為載體,以健康與旅游深度融合為核心,面向健康人群、亞健康人群、患病人群等,提供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康復療養、休閑養生、健康促進等一體化、全方位服務,實現游客在快樂的旅游中增進健康的新型服務模式。
邊旅游、邊療養,這一“健康+旅游”的新模式契合了人民群眾健康需求的新特點,適應醫學模式轉變的新要求,也踐行了大健康、大衛生的新理念。
此前國務院印發的《關于促進健康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設一批各具特色的健康旅游基地,形成一批健康旅游特色品牌,推廣一批適應不同區域特點的健康旅游發展模式和典型經驗,打造一批國際健康旅游目的地;到2030年,基本建立比較完善的健康旅游服務體系,吸引更多的境內外游客將我國作為健康旅游目的地。
在中國,與旅游相融合的健康需求已經形成。一方面,國內診療次數持續增加;另一方面,到海外就醫的人群在增加,有機構統計,2016年中國出國看病的人數達50萬人,人均消費30萬元。從國際來看,近5年來,醫療旅游以平均9.9%的速度增長,是全球旅游業增長速度的兩倍,預計今年將帶來將近7000億美元的市場收入。
而從供給端來看,中國旅游資源豐富,醫療技術水平較高,費用水平相對較低,并且具有中醫藥等特色以及廣闊的市場,發展健康旅游具有獨特的條件和優勢。如果把出國看病的人留下,再吸引其他人來中國醫療旅游,會形成一個很大的健康醫療服務的產業。
不過,中國的健康旅游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 ,主要表現在產品單一,完整的產業鏈尚未形成,也缺乏成熟的模式和經驗,一定程度存在區域間同質化競爭和低水平重復建設問題。此外,民營醫院整體競爭力還不強,普遍缺乏高素質醫學人才、復合型人才和管理人才,相關法律法規尚不完善,缺乏有效監管,難以適應國內日益增長的健康旅游需求。
而此次旅游示范基地的建設,有助于形成穩定的健康旅游客戶群體市場,為健康旅游發展開了個好頭。未來,還需要在創造優質健康旅游產品、發展健康醫療保險等方面持續發力,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發展經驗,提高我國健康旅游產業的技術和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