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風總顧問: 許豫宏 龔雪娟 張雪梅
在旅游供給與旅游需求的雙重作用下,我國旅游產業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實力逐步壯大,并同其它產業有機融合、協調發展,進入產業融合化發展階段。而某些旅游業先進地區,更是將融合化的旅游產業發展與村鎮發展結合起來,以旅游產業為主導產業,構建起旅游村鎮。在進一步推動旅游產業規模化、多元化發展的同時,也推動了村鎮的專門化、和諧化發展。
談起村鎮旅游,不得不涉及的內容就是三農問題,也不得不考慮的是農業自身的體系化、產業化發展問題,還必須考慮三大產業之間的協調發展。從概念來說,筆者認為村鎮旅游模式就是農業產業價值鏈上下延伸和橫向拓展的產物。農業旅游是一個產品概念,農村城鎮旅游是一個區域概念,農民旅游是一個市場概念。從產業價值發展入題、經濟結構優化入手可以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突破口。
一、產業價值鏈理論體系引發休閑度假時代村鎮旅游的發展價值
產業鏈是產業經濟學中的一個概念,是各個產業部門之間基于一定的技術經濟關聯并依據特定的邏輯關系和時空布局關系客觀形成的鏈條式關聯關系形態。1985年哈佛商學院邁克爾.波特(Michael Porter) 在《競爭優勢》(Competitive Advantage)一書中提出價值鏈的概念。他認為,“每一個企業都是在設計、生產、銷售、發送和輔助其產品的過程中進行種種活動的集合體。所有這些活動可以用一個價值鏈來表明。價值鏈是各個企業創造價值的過程。隨著產業內分工不斷向縱深發展,傳統的產業內部不同類型的價值創造活動逐步由一個企業為主導分離為多個企業的活動,這些企業相互構成上下游關系,共同創造價值。上下游關聯的企業與企業之間存在產業價值鏈。即,產業價值鏈是產業鏈企業在競爭中所執行的一系列經濟活動從價值角度的界定。產業價值鏈是價值創造和價值活動的組織結構。如果說“產業鏈”描述了產業內各類企業的職能定位及其相互關系,說明產業市場的結構形態,那么,“產業價值鏈”的概念則更加突出了“創造價值”這一最終目標,描述了價值在產業鏈中的傳遞、轉移和增值過程。產業價值鏈的形成正是在產業鏈的結構下遵循價值的發現和再創造過程,充分整合產業鏈中各企業的價值鏈,持續地對產業鏈價值系統進行設計和再設計。產業價值鏈是由產業鏈內各個企業的價值鏈整合而成,各企業的價值鏈由聯結點銜接。在產業鏈沒有形成前,各企業的價值鏈是相互獨立的,彼此之間的價值聯結是松散的,甚至沒有聯系。通過產業整合,企業被捆綁到一個產業價值鏈系統,產業鏈上的產業價值鏈隨之形成。產業價值鏈概念的提出,有利于企業向規模化、專業化方向集聚發展。
闡述明白產業價值鏈的系統概念,介入正題的是要對村鎮農業產業價值鏈的發展現狀進行必要的評價。農業產業價值鏈概念是企業產業價值鏈理論的拓展和延伸,是農業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一種組織模式,其目的都是創造價值,價值鏈是農業產業鏈的本質,農業產業鏈是價值鏈的表現形式。我國是農業大國,但不是農業強國,農業產業化程度遠低于發達國家,主要表現在:第一,農業產業價值鏈短,農產品的加工率低于發達國家。據有關資料顯示:發達國家的農產品加工率一般在90%以上,加工產值和農業產值的比重在3:1至4:1。我國農產品的加工率只有40%至50%,農產品加工產值和農業產值的比重為0.8:1。第二,農產品加工業技術落后,農產品加工業增值低。在發達國家,70%的農產品需要進行深加工,農產品加工業的增值部分是原值的5-7倍。而我國農產品的加工程度為45%,其中二次以上的深加工占20%,農產品加工業的增值部分是原值的2-3倍左右。第三,流通不暢。中國農戶的分散生產和分散銷售,提高了生產和交易成本,也使我國農產品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流通受阻。第四,農業勞動力吸納能力差。統計資料顯示,在美國,70%的農業勞動力集中于農產品的加工和銷售上,農產品的生產環節的價值僅占農產品全部價值的24%,產前、產中、產后的勞動力就業之比為18:12:70,成“凹”字形。然而,在中國卻恰好相反,成“凸”字形。我國農業產業價值鏈是不完善的,有著極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
為此,筆者嘗試提出一種適合中國村鎮發展實際的農業產業價值鏈的延展模式。主要包括縱向的延長和橫向的拓展兩個方面,是逐步改變城鄉“二元機構”,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途徑之一,是建立有利于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體制,形成促進城鄉積極社會協調發展機制的具體途徑:第一是農業產業價值鏈的縱向延長模式包括前向延伸模式和后向延伸模式。前向延伸是指某產業價值鏈緩解的產出促進了其他企業進入該產業的下游環節,從而使產業價值鏈得到延長。(見圖1)后向延伸是指某產業價值鏈環節的投入促進其他企業進入該企業的上游環節,從而使產業價值鏈得到延長。(見圖2)
農業產業價值鏈的前向延長促進了市場對農產品的需求,從而促進了對初級農產品的需求,同時對初級農產品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初級農產品生產環節的大量需求,促進了對農產品種子的培育、農用機械、飼料、化肥、農藥等的需求,再向后延伸將是研究設計部門;第二是農業產業價值鏈的橫向拓展即可拓展價值鏈的橫向拓展。如利用農作物在生長過程、收獲季節中的可觀賞性,恰當德與當地旅游資源結合,開發生態觀光旅游業;與高科技研究相結合,提升農產品級別,使農產品在性能、營養和消費品品質方面向當今社會需要的目標轉變。農業產業價值鏈的縱向延長和橫向拓展,最終形成了網絡結構模式。(見圖3)
現代農業產業價值鏈的延長和拓展將傳統的農業產業鏈不斷地向農產品加工業和流通業,甚至向生態觀光業延伸,這樣,原屬于第二、三產業的農業關聯產業,也納入農業產業鏈的結構之中,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價值(見圖4),有利于提升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產品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從而有利于減緩農業的弱質性,有利于實現小規模農業生產與現代化大生產的對接,進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圖4農業產業價值鏈的拓展,帶來的價值量的變化。初級農產品生產的價值量最低,價值量隨產業價值鏈向縱深發展而增加。
第三是村鎮產業發展的旅游價值。換句話來說在國家努力把旅游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的政策背景下,討論農業觀光旅游產業鏈環對解決三農問題更具有現實意義。世界旅游組織分析預測,我國將會在12大旅游產品方面形成新的消費熱點,其中之一就是村鎮觀光農業旅游。觀光農業旅游是旅游業與農業之間的交叉型新興產業,它體現著一種新型的農業經營形態,是第一產業向第三產業的拓展。觀光農業旅游產業鏈在充分利用現有農業資源的基礎上,把農業建設、科學管理、高效農業、農藝展示、農產品加工等同旅游者的廣泛參與融為一體,實現“農業”與“旅游”雙贏。觀光農業旅游產業鏈的拓展將鏈接三次產業、溝通城鄉兩個地域,一方面可以較好地整合城鄉經濟資源,打破城鄉兩套封閉體系獨自運行局面,另一方面可以整合三次產業的經濟活動,溝通其內在經濟聯系。觀光農業旅游產業鏈的拓展將帶來一系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顯示其強大生命力,對推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國際村鎮旅游的成功案例誘導出中國村鎮旅游的必要構建要素
國際村鎮旅游模式在各個地域都有經典發展案例。比如在歐洲,奧地利的農場度假(“Holiday on Farms”)項目最為成功,它是以質量分級與主題化作為開發與營銷手段促進鄉村旅游發展與鄉村建設。奧地利還開展“綠色村莊計劃(Green Villages)”,并在全國范圍尤其是農場推廣旅游生態標簽運動(Austria Eco-label for Tourism)。法國實施了“假期綠色居所計劃(Stations Vertes de Vancances)”與“歡迎到農場來(Bienvenue a la ferme)”。意大利應用ECOSERT計劃通過規劃保證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波蘭推廣了“波蘭綠肺”項目。烏克蘭通過國家級的非營利的非政府組織——鄉村綠色旅游發展促進聯盟(UPRGTD)——促進鄉村旅游發展。希臘的通過旅游開發保護傳統聚落項目,波蘭的Gmina Muszyna鄉村旅游,匈牙利的Cserehat地區鄉村接待系統都是通過鄉村旅游推進鄉村發展的典范;比如在美洲,美國的非營利組織對鄉村旅游有重要作用,1992年出臺了關于鄉村旅游與小商業發展的國家政策,建立了非營利組織——國家鄉村旅游基金(NRTF),從事項目規劃、募集和發放資助,提供宣傳工作。任務是鼓勵可持續的鄉村旅游發展、提高農村生活質量、提高聯邦旅游和休閑場所的知名度、實行游客分流、緩解現有旅游場所的壓力。主要業績有提供網絡信息服務、執行州旅游合作計劃、推廣國際旅游項目、開發全美森林服務項目。加拿大的鄉村旅游形式有度假農莊和土著旅游。協會是主要管理者,他們分別于1977年成立鄉村度假農莊協會(CVA),1990年成立加拿大土著旅游協會(CNATA)。阿根廷、智利與墨西哥是拉美少有的幾個實施官方項目扶持農業旅游的國家,阿根廷由農業部與旅游局聯合實施的“Raices”鄉村旅游項目,智利農業發展研究所實施的為農場主直接提供小額的資金援助的計劃,哥倫比亞的Eco-Hotel Los Lagos, Pibija Lodge,都不同程度推進了鄉村社區的發展。墨西哥實施了“墨西哥莊園計劃(Haciendas of Mexico)”用于改造老莊園成為中小旅館,這些旅館使傳統與現代融為一體。所有這些計劃都在促銷、培訓與技術上提供幫助;比如在亞洲,印度的農民教育旅游項目、以色列的Upper Galilee旅游村項目、泰國的Umphang社區旅游項目以及馬來西亞的Kampung Desa Murni 社區家庭旅館(homestay)項目都是發展鄉村旅游、推進農村與農戶發展的舉措。多數國家把鄉村旅游作為政治任務或公益事業來發展,把社會效益(比如扶貧、增加就業等)放在經濟效益之上。政府在鄉村旅游發展中的角色從原來的管制(government)轉變為現在的治理(governance)(Goodwin, 1998)。前者是由地方政府強制管理,后者則是地區內外的相關機構合作引導。治理更強調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共同合作。流行于20世紀80年代以前的政府干預以及之后的新自由市場(neo-liberal free market)方法逐步被“第三條道路”所替代,即把政府的再分配(state-sponsored redistribution)與市場經濟(market led economy)整合起來發展鄉村旅游。按照政府對鄉村旅游干預程度,可分為:①高度干預:希臘、愛爾蘭和葡萄牙等國,政府參與規劃、經營、管理與推銷。②少量干預:法國、意大利、比利時等,政府參與規劃,提供制度保障與財政支持。③很少干預:英國、德國等,只對自然生態保護方面進行干預。政府在鄉村旅游發生危機時總是起主導作用,英國口蹄疫(FMD)危機時政府對受到沉重打擊的鄉村旅游提供了包括宣傳、促銷、減息減稅、培訓等支持。意大利要求鄉村旅游是在農業基礎上開發其旅游功能,規定旅游收入不得超過農業總收入的1/3,否則將提高稅收比率。
國外鄉村旅游發展啟示:①重視旅游促進鄉村生態品質與文化內涵建設的作用,重視鄉村文化遺產旅游與文化遺產保護。②重視標準管理更強調突出地方特色。③政府更關注公共衛生與安全問題(如口蹄疫、禽流感等),非政府機構在旅游推進鄉村建設中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從我國經典案例來看,臺灣農業旅游與休閑產業的開發是值得推廣的: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臺灣農業由于受到快速發展工業和商業的競爭,開始步入明顯的停滯、萎縮時期。為了使農業走出困境,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臺灣加快農業轉型,調整農業結構,使農業從第一產業向第一、二、三產業綜合發展,擴大農業經營范圍,從以產品為主發展農業擴大,發展農業服務業,包括旅游農業、休閑農業、農業運輸等。20 世紀70 年代末,臺灣農業出現了通過開放農園供游客品嘗,購買農產品的觀光農園。農業旅游進入自發、快速發展階段,由于無序發展、遍地開花、競爭激烈、問題顯露,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抗風險能力弱者被市場大量淘汰,進入發展的瓶頸時期。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實施了休閑農業的指導計劃,加以產業化的引導,觀光農園向內容更豐富的休閑農業發展,即不僅提供農產品,而且形成一個具有田園之樂的休閑區,基本形成了以“觀光農園”、“ 休閑農場”、“教育農園”、“度假農莊”、“鄉村俱樂部”等幾種模式為主體的特色明顯,類型多樣,規模集約的鄉村旅游格局。臺灣農業旅游與休閑產業發展的經驗:第一是轉變觀念,開拓思路,加快農業轉型,開發農業功能。改變農業就是第一產業的舊觀念,在發展農業生產時進一步開發農業的生活、生態功能,使農業從第一產業向第三產業延伸,探索發展觀光農業和休閑農業,建立農業與旅游業結合,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相結合的新型現代大農業產業體系;第二是研究與規劃并舉。在臺灣最高農業管理部門——臺灣農委會下設立休閑農業管理、輔導處和推廣科,各縣市也相應設立休閑農業管理、輔導機構,從上到下形成了觀光休閑農業的管理和輔導體系。政府主要負責制定政策法規,編制和審批規劃,安排資金補助和貸款,支持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信息咨詢,制定評價標準,定期檢查和評估,加強與旅游部門聯系。在制定休閑農業的產業規劃和農業園區的建設規劃的同時,根據休閑農業產業要求,開展相關課題研究。2005年臺灣休閑農業的研究主題分別為服務人員人格特質、服務態度與服務行為關系研究、經營模式研究、園藝治療活動對于提升休閑農業競爭力的研究、臺中縣新社鄉休閑農園規劃建置研究、旅游商品特色研究、養生農業園區建置模式研究等;第三是加強園區建設的規劃和檢查評比認證。農委會與休閑農業學會合作推動了園區和農業旅游景點的檢查評比,并頒發認證標志。臺灣農委會為鼓勵休閑農場提升服務品質,提供人們正確選擇優質的休閑農場,進行優良休閑農場之評選及甄選工作,并編印優良休閑農場服務宣傳手冊。評選的對象為經農委會核準設置登記或準予籌設且實際經營之休閑農場;第四是大力推行社區經營的理念。臺灣休閑農業園區和鄉村游憩地的發展跳出了以往規模經濟思維,朝向精致農業政策的延伸轉型。休閑農業園區的“園區”概念,被賦予了具有地方意義的 community( 社區)的理念,而不在只是一個強調專業生產的屬于工業特質的park(廠區)概念。整合農場、農園、民宿或所有景點,使其由點連成線,再擴大成面,最后以策略聯盟方式構成帶狀休閑農業園區,并適時開展以策略聯盟方式結合的“社區”理念來推動各項工作,用經營文化、經營社區的理念來開發建設休閑農業,這是臺灣發展農業旅游和休閑產業的成功經驗,也是走在世界休閑農業開發建設前列的重要原因。
從國內村鎮發展成功案例來說,成都“農家樂”旅游模式是值得一書的成就。成都“農家樂”是都市依托型鄉村旅游的代表,其主要特點是依托城市大市場,發展周末休閑度假旅游。成都的農家樂經歷了三個階段:萌芽階段(1987~1991):位于成都市郫縣的友愛民俗旅游村是全國農家樂的發源地之一,依托其傳統的盆景苗圃優勢,發展民俗旅游。農家樂作為傳統農業的結構調整的產物,傳統農業的后續產業或替代產業而出現;發展階段(1992~2002):省委領導題名農家樂,并確立“先發展后規范”的指導思想;規范階段(2002~):對農家樂實行規范管理,升級上檔,塑造形象、打造品牌。許多農家樂分別被評為“國家生態示范點”、“省級文明村”、“省級衛生村”、“國家工農業旅游示范點”,被譽為“沒有圍墻的農民公園”。特色類型包括:①農家園林型:以郫縣友愛鄉農科村為代表。依托花卉、盆景、苗木、樁頭生產基地,這是農家樂的發源地。② 觀光果園型:以龍泉驛的書房村為代表。以水蜜桃、枇杷、梨子為依托,發展以春觀桃(梨)花、夏賞鮮果的花果觀光旅游,使旅游收入已經大大超過果品收入。③ 景區旅舍型:以遠郊區都江堰的青城后山等自然風景區為代表。在景區附近的低檔次農家旅舍受到中低收入游客的歡迎。④ 花園客棧型:以新都縣農場改建的泥巴沱風景區等為代表。把農業生產組織轉變成為旅游企業,在農業用地上通過綠化美化,使之成為園林式建筑。此外還有養殖科普型、農事體驗型、川西民居型等(劉娜、胡華,2001)。在發展過程中政府采取了“分”和“家”的發展戰略:通過“分”——地區分工、產品分類、顧客分層、服務分級——實現分出市場、分出效益,來解決鄉村旅游低層次重復建設和產品同質化問題;通過“家”——打造都市居民的第二個“家”——倡導親情服務,塑造清潔、安逸、舒適的“家”園形象來贏得市場,塑造忠誠客戶群。塑造鄉村旅游四“家”形象——農民成旅游者的家人、農家是旅游者的第二個家、農田是旅游者的家園、農產品是旅游者帶回家的家禮。在管理模式方面,政府通過免收管理費和稅費,對農家樂進行培訓以及實行“三證”管理和實行同意收費標準等方式給予扶持,同時采取星級管理、衛生環保整頓和推進規模、打造品牌一系列措施推進成都“農家樂”健康有序發展。
從特色村鎮旅游發展系統方面,北京民俗旅游發展模式也算得上一個案例:20世紀80年代后期在昌平十三陵首次出現了觀光桃園之后,京郊民俗旅游經歷了:①農家樂時期(1994年以前)。郊區農村觀光、學生體驗農村生活和農家樂等活動是當時北京郊區農村旅游的主要形式。②民俗旅游接待專業戶時期(1995~2000年)。1995年北京世婦會之后,大量賓館飯店和旅游區(點)在郊區崛起,郊區民俗旅游戶、民俗旅游村,以吃農家飯、住農家院、體驗傳統生活習俗、采摘果品菜蔬、垂釣等豐富的民俗旅游活動為特點,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旅游者。③規模經營階段(2001~)。黃金周長線旅游過熱產生消極后果后,郊區民俗旅游作為一種理性旅游消費的最佳選擇,也是新穎的休閑度假方式。“非典”后的“休閑潮”推動了民俗村的規模經營。北京民俗村的發展模式有三種模式:以遙橋峪為代表的“自發型”、以雕窩為代表的“領頭雁”、以曹家路為代表的“好書記”模式。經營方式有以十渡為代表的“合作社”形式以及以遙橋峪為代表的“個體戶”形式(鄒統釬,2004)。民俗旅游產品特色:①10個以地域文化、建筑文化、民族文化、養生文化、休閑文化、果品文化、餐飲文化等為特色的民俗旅游村。②6種特色的民俗體驗活動。即:延慶的“鄉下有我一分田”,大興的滿族婚喪嫁娶習俗活動,懷柔的“京郊滿族”風情園,房山西莊村的“巧姑靚嫂”基地,虹鱒魚養殖“一條溝”,以琉璃廟沿線為主的鱘魚養殖“一條川”。③10個不同季節的果品采摘品種。即:海淀區的白杏、昌平區的櫻桃、平谷區的蟠桃、大興區的西瓜、門頭溝的京白梨、懷柔的板栗、順義的棗、密云的核桃、延慶的蘋果、房山的柿子。④12種特色民俗餐飲、紀念品。即:平谷區雕窩村的烤全羊、海子村的燉魚頭、熊兒寨的侗家菜、黃草洼村的野菠菜;延慶縣柳溝村的“火盆鍋”、小河屯村的媯川傳統婚宴“八八席”、傳統米酒;懷柔的虹鱒魚燒烤;昌平區羊臺子村的手工編織;延慶縣珍珠泉村的鞋墊、岔道城村的印染、辛柵子村的燙花葫蘆等(顧曉園,2004)。在北京近郊村鎮旅游發展過程中,政府的扶持與引導作用也不容忽視:①制定行業標準:目前建立了區縣、旅游主管部門、鄉鎮、民俗旅游村四級管理體系。市農委會同市旅游局出臺了《北京市郊區民俗旅游接待戶評定標準》(試行)和《北京市郊區民俗旅游村評定標準》(試行)。《北京市郊區民俗旅游接待戶評定標準》(試行)從2002年開始試行,并評定出全市首批4166個市級掛牌民俗旅游接待戶。《北京市郊區民俗旅游村評定標準》(試行)從2003年開始試行,并評定出全市首批35個市級掛牌民俗旅游村。②改善基礎設施:昌平區組織開展了以“戶潔、街凈、村美”為標準的村容村貌和環境治理整頓工作;以南口鎮羊臺子村等4個示范樣板村為典型,帶動全區民俗旅游村的整頓與規范達標工作的開展。平谷、昌平、房山、大興區注重民俗旅游村道路和環境建設。對進入民俗村的道路進行了整治、綠化和美化,并加強民俗旅游村的基礎設施建設,興建停車場,修建星級廁所,為道路安裝路燈。③資金、培訓與促銷服務:2003年各區縣在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整治美化、服務設施改善等方面,投入資金約1 26億元。昌平、延慶、平谷、房山、門頭溝、大興等區縣政府每年還撥出100萬元至上千萬元作為民俗旅游發展專項資金。同時各區縣旅游局也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培訓活動。對民俗旅游村(戶)從業人員進行了以餐飲、禮儀、安全、外語為主要內容的培訓,發放旅游刊物、光盤到各個民俗戶家里。
遠離客源人群的偏遠村鎮的旅游產業發展案例要數得上貴州省的“村寨游”模式:貴州省開展的民族鄉村旅游主要是依托特色村寨及其群落開發的鄉村深度體驗型產品,這種旅游產品文化的特性非常突出,前期主要吸引的是一批文化探秘的境外游客和研究學者,但隨著國際鄉村旅游市場的發展,國內旅游者“返璞歸真,回歸自然”需求的增加,這種結合了傳統的文化旅游活動與村寨田園風光的鄉村旅游產品表現出特有的發展潛力。在黔東南州巴拉河流域的眾多民族村寨中,朗德上寨被文化部授予了享譽海內外的“中國民間藝術鄉”、“露天民族民俗博物館”、“全國重點文件保護單位”等稱號,旅游者可以從建筑、飲食、服飾、節日、生產、娛樂、禮儀、道德、信仰等方面窺見苗嶺山區的文化和歷史。這種模式屬于景區依托型,主要依托民族村寨或其他大型旅游景點來開展的鄉村旅游方式。在貴州省鄉村旅游開發模式中,以平壩縣“天龍屯堡模式”最具代表性。依托明代遺存的典型屯堡村落的特殊優勢,天龍村開創了“政府 +公司+旅行社+協會”四位一體的旅游開發模式,大力發展屯堡文化游,走出了一條鄉村旅游帶動經濟發展的路子,各方面按照分工各負其責,并享受合理的利益分配,有效地避免了農民從事旅游業可能造成的過度商業化,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當地文化的真實性。主要采取“分”和“特”的發展戰略:通過“分”——地區分工、產品分類、顧客分層、服務分級——實現分出市場、分出效益,來解決鄉村旅游低層次重復建設和產品同質化問題;通過“特”——打造民族風味濃郁,特色鮮明的“特村”——倡導體驗服務,與所依托的景區實行捆綁式促銷,借景區的“形”,利用重大事件的“勢”,揚民俗村的“名”,不斷贏得國內外游客的青睞,在觀光市場上贏得一席之地。
通過以上成功案例,筆者認為,村鎮旅游發展的要緊緊抓住以下三大原則:一是旅游產業與其它產業形成融合化發展態勢——這是旅游村鎮發展的基礎。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國內旅游業已進入“產業融合化”發展階段——旅游產業與農業、工業、第三產業中其它產業的利益關系日漸模糊、關聯程度日益提高,產業之間的緊密聯合、協調發展成為內在要求和必然趨勢。圍繞旅游產業形成的產業綜合體,能夠將各種產業有效聯結起來,并相互協調共同實現促進城市發展的目標,從而成為旅游村鎮形成、發展的基礎;二是以旅游產業為主導產業——這是旅游村鎮發展的根本。旅游村鎮發展的基礎和動力是旅游業的發展。把旅游業確立為主導產業,是旅游村鎮產業優勢和產業結構合理優化的體現,是旅游村鎮發展的根本。但是,僅將旅游產業確立為主導產業是不夠的。還需要配套產業、服務產業,與旅游產業共同構成主導產業體系,使產業之間的利益關系更加緊密,使產業綜合體更加穩固、可持續,從而使構建旅游村鎮的基礎更加堅實;三是旅游產業綜合體與村鎮的整體性發展——這是旅游村鎮發展的目標。一方面,圍繞旅游產業形成的產業綜合體,將充分發揮旅游產業的各種優勢,為村鎮經濟、社會、環境的全面、協調發展,提供強勁的動力。另一方面,村鎮的發展,將為旅游產業綜合體的發展,提供更好的平臺和載體,推動旅游產業綜合體的橫向擴張、縱深發展。以此,形成“旅游產業綜合體發展——村鎮發展——旅游產業綜合體壯大”的良性循環,實現旅游產業綜合體與村鎮的整體性發展。
三、特色村鎮的基本分類原則推動當代村鎮旅游的產業化進程
我國村鎮旅游的開發和提升產業,是依托村鎮的原有特色而形成的,我們可以按照近些年來實際發展的現狀,把村鎮旅游按照以下分類方式進行總結定位。主要有:一是資源拉動型——依托具有吸引力、知名度的旅游資源,或村鎮本身就是旅游吸引物,隨著以旅游產業為主導的產業綜合體日益壯大、旅游產業與村鎮發展的關系日益緊密,逐步形成旅游村鎮。前者比較典型的有張家界等。而以云南麗江、湖南鳳凰古城、浙江周莊等為代表的古鎮,則是后者的典型范例。目前,國內大部分旅游村鎮都屬于這種類型;二是交通節點型——旅游業的發展,特別是自駕游的興起、跨區域旅游合作的深化,推動了旅游交通的快速發展。某些處于重要交通節點(如高速公路出口附近、旅游通道重要集散點)的村鎮,在提供旅游交通服務及配套服務的同時,逐步建立起景區及購物、娛樂、信息等旅游產業要素,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形成旅游村鎮。現在,由于自駕游體系不夠完善、自駕游游客數量有限、旅游通道建設相對滯后等原因,國內這種類型的旅游村鎮較少。但有些地區已將這類旅游村鎮的建設,列入今后發展的重點。如云南省,把處于滇川重要通道上的豆沙關鎮、位于衡昆高速旁的富寧縣,作為特色旅游村鎮新產品;三是村鎮發展推動型——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村鎮化步伐的加快,掀起了新建村鎮、改造村鎮的熱潮。在重視城市個性、形象、品牌的時代背景下,在新的城市規劃觀念的指引下,在旅游產業發展所帶來的巨大效益的吸引下,許多新興村鎮在進行建設時,將旅游產業要素的需求,注入到城市景觀、功能設施的設計、建造過程中。一方面,使城市成為“旅游產業要素的載體”;另一方面,使旅游業能夠充分發揮“產業綜合體”作用,促進旅游村鎮的構建和發展。今后,旅游業與村鎮發展的關系將越來越緊密。可以預見,這種類型的旅游村鎮將越來越多。鄉村旅游既是農業發展的新途徑,也是旅游業發展的新領域,做大、做好、做活鄉村旅游,在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能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隨著旅游者對鄉村旅游品種的多樣性、內容的豐富性和體驗的差異性要求的提高,鄉村旅游應加強產品類型和內涵,向集觀賞、考察、學習、參與、娛樂、購物、休閑和度假于一體的綜合型方向發展,以進一步提高產品的品味,延長產品的生命周期。在“新農村、新旅游、新體驗、新風尚”思路的引領下,走旅、農、工、貿綜合發展的產業化道路,持久地發揮其振興農業、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作用。
按照以上分類方式,推進村鎮旅游產業發展要堅持以下六大策略:一是提高產業化認識是鄉村旅游產業化發展的前提。產業價值鏈條中各個產業鏈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只有達到合理化的配置才能實現產業價值增值,實現共贏。然而在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有不少經營者忽視了鄉村旅游發展鏈條中的重要環節(農業資源基礎、旅游基礎設施、衛生環境等),簡單認為通過開發現有農田、果園、住宅便能組建成一個鄉村旅游區,影響了鄉村旅游的進一步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化是鄉村旅游在農村進一步發展的必然選擇,要實現鄉村旅游特色化、規范化、規模化和品牌化經營,就必須提高鄉村旅游地政府、企業、農民的產業化認識;二是加強政府引導與科學規劃是鄉村旅游產業化發展的重點。為豐富鄉村旅游活動、規范鄉村旅游業發展、擴大鄉村旅游發展規模,各級政府需要在資金的投入、地方標準的制定、基礎設施的建設、人員培訓等方面加強扶持和引導。改變各級政府僅從自身職能出發(環保部門抓環境、建設部門抓鄉村改造、交通部門抓鄉道建設、農業部門抓種植……)各行其道的發展態勢,形成扶持的合力,將分散有限的財力優化配置,重點突破,變輸血為造血,變授之以魚為授之以漁。在政府的引導下,制定旅游產業規劃,規劃在立意上要以景區的概念建設鄉村、以產業的觀念開發三農資源、以服務的理念打造休閑產品。目前,一些地方也編制了鄉村旅游發展規劃,但大多停留在宏觀的概念規劃層面。泛泛地描繪藍圖,發展戰略,目標定位,空間布局,市場開發……如同隔靴搔癢。村鎮更需要的是深化到可操作的產業規劃層面。村鎮旅游產業規劃重在產業的構成、產品的設計、生產鏈的形成、開發模式、運作模式、盈利模式等商業模式的設計,形成有效的旅游功能。重在將資源轉化為產品,產品成為可出售的商品,農民得到實惠。規劃能不能整合部門資源合力扶持要到錢、能不能吸引投資招到錢、能不能惠及農民賺到錢,是衡量規劃效用主要的標準,空洞無用的規劃只會誤農損農;三是建立利益聯接機制和聯動發展模式是鄉村旅游產業化健康發展的關鍵和核心。政府、企業、農民等主體在參與發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結成了一定的利益關系,經濟利益是其追求的共同目標。可以借鑒近年農業產業化實踐中出現的諸如合同制、合作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利潤返還等多種利益聯結方式,促進企業與農民的分配機制由松散型向緊密型利益共同體轉變,與農民在產權上結成更緊密的利益關系。形成生態、生產、生活的一體化;農、工、貿、旅的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形成產業鏈條。探索多元化的開發運營模式,實現政府、企業、農村、農業、農民全方位的聯動發展模式;四是提高組織化程度是鄉村旅游產業化向更高層次發展的根本途徑。鄉村旅游要向更高層次發展、取得更大的顧客滿意、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提高鄉村旅游企業的組織化程度。引導經營單體形成一定集聚規模,引導形成有效管理,利益協調,自我保護,共同發展的合作化組織;五是以農為本,保護資源,形成產業特色是鄉村旅游產業化發展的保障。鄉村旅游的開發應以農村的自然風貌和生產、生活、生態為核心資源,以農業為根本。圍繞農事、農產、農活、農俗、農民而展開,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農民利益為組要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均衡政府、開發商、社區、旅游者、農民各自的利益。堅持以農為本的鄉村旅游產業導向,保證鄉村旅游的原真性。構建一鄉一業、一村一品、一家一招的特色產業和產品,打造核心競爭力,只有如此才能打造吸引力,經營吸引力,保障鄉村旅游健康、產業化、專業化發展;六是鄉村旅游產業的優化升級。十七屆三中全會《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關于土地承包經營權等生產要素的流轉,規模現代農業的經營,農村合作組織、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立,城鄉一體化發展等利好政策,為鄉村旅游的發展提供了重大的戰略機遇和新的動力。在具有資源、區位、市場的優勢,要素集聚、規模集中、生產集約,已具產業化雛形或進入產業初級階段的地方。發展的重點不在于小打小鬧搞了多少戶農家樂。而在于能否根據發展階段,政策引導適度推進,形成鄉村旅游產業化集約化發展。以鄉村旅游村群落、鄉村休閑連綿帶、鄉村度假區塊為目標,打造鄉村旅游的綜合體,多元產品的復合體。促進產業優化升級,使鄉村旅游由數量粗放增長向品質效益轉型升級,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
四、村鎮旅游發展價值促進村鎮旅游未來格局快速形成
旅游村鎮發展的目的,是通過主導產業,帶動地區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具體而言,旅游村鎮發展的主要作用和意義在于:一是對于村鎮發展而言,可以推動村鎮化進程、提升村鎮形象,可以促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可以促進城市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服務設施建設、完善村鎮功能,可以提高村鎮的開放程度、利于資金信息人才等生產要素的流動,可以利于提高自然環境、文化的保護力度,可以促使土地合理流轉、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約化程度、提升土地價值;二是對于旅游產業而言,可以為產業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更有利的條件,可以促進產業要素的流動、利于提升產業的實力和競爭力,可以促進產業資源(自然資源、社會資源、村鎮資源等)更加豐富、也更加容易獲得、使產業發展更具可持續性,可以實現多產業協調發展、利于促進產業升級、推動產業的集約化規模化發展;三是對于居民而言,可以增加就業渠道、收入渠道,可以開闊視野、提高素質,可以豐富生活內容、提升生活幸福指數,可以完善村鎮建設、提高生活水平,可以參與村鎮建設、文化建設、產業發展等、提高民主意識和民主能力;四是對于游客而言,可以促進產業更加成熟、村鎮更加完備、旅游生活將更加便捷舒適愉悅,可以實現與當地居民文化產生深度接觸、旅游體驗更加真實深入,可以實現旅游活動內容更加豐富、旅游空間更加廣闊。
由于不同的鄉村旅游開發地的旅游資源狀況,從而造成了它們在開發模式上的不同,從這個角度出發可以將鄉村旅游模式歸納為以下七種:一是民俗風情型發展模式——適用民俗風情型發展模式的地方,具有獨特而完整的民俗文化,由文化衍生的各種傳統民俗活動也很豐富,得到了完整的保護和傳承。民俗風情型發展模式,就是以農村民俗風情為載體而開展旅游活動的發展模式,以當地民間的日常生活方式及文化吸引外來旅游者。民俗風情的內容,包括地方特有的風俗和風物,如歲時、節日、婚姻、生育、壽誕、民間醫藥、喪葬、交際、禮儀、服飾、飲食、居住、器用、交通、生產、職業、民間工藝、宗教、社會、娛樂、信仰、祭祀、巫卜、禁忌等。以這些風俗風物作為旅游項目的基本內容,進行整合包裝,保留原滋原味,杜絕舞臺化、戲曲化,推出品味較高、游客參與性強的旅游活動項目等。這種模式,既展示了鄉村不同階段的整體人文系統狀況,也滿足了游客認知和體驗的愿望;二是農場莊園型發展模式——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以農業資源為依托,開發形成教育農園、市民農園、租賃農園等多種形態,憑此開展旅游活動。這種模式承載了農旅結合的農事參與、自然教育等功能。另一種是產業莊園,集生產、研發、銷售、交流、教育和旅游為一體的現代化農莊,比較成熟的有葡萄酒莊園、香料莊園、草莓莊園和西瓜莊園等。這種產業莊園既是旅游目的地,又是現代農業產業化生產基地。以農業資源為依托的鄉村旅游,適用于具有特色農業生產活動的地區,并且要求當地的經濟發展達到一定的高度。因為農場莊園強調生產性、科學性、知識性、藝術性和商業性的融合,寓農業生產寓休閑旅游之中,提供田園之樂,比較受都市旅游者的歡迎;三是景區依托型發展模式——適用于有良好的自然風景旅游資源或位于旅游風景區周圍,與風景區之間有較為便捷的交通聯結的地區,主要是在地勢較為平坦、道路較為通達的風景區周邊發展,利用農業資源和自然風景資源互補的組合優勢開發鄉村旅游產品。這是一些著名風景名勝區的一種附屬產品,以景區游客為主要的目標市場,開發中較多地保存著鄉村的原生狀態,如江西井岡山的公社食堂、湖北隨州觀光農業區等。也有部分風景區內的村莊,利用風景區資源優勢發展鄉村旅游,游客在欣賞風景區內的自然風景之余,派生欣賞鄉村景觀;四是度假休閑型發展模式——即農家樂型發展模式,是指地處村鎮周邊的鄉村,利用離城市近,交通便利的條件,以鄉村生態景觀、鄉村文化和農民的生產生活為基礎,以家庭為具體接待單位,開展旅游活動。這種發展模式,投資少、風險小、經營活、見效快,由農民利用自家院落所依傍的田園風光、自然景點,以低廉的價格吸引市民,游客在農家田園尋求樂趣,體驗與城市生活不同的鄉村意味。度假休閑型發展模式使用范圍較廣,一般位于大中城市周邊的鄉村,只要有足夠的城市居民短途休假需求市場,都可以嘗試開發休閑度假型的鄉村旅游,但要注意培育自身的特色,防止與周邊其它鄉村旅游景點產品雷同;五是特色產業帶動型發展模式——特色產業帶動型的鄉村旅游,需要當地具有生產某種特色產品的歷史傳統和自然條件,有相應的產業,且市場需求旺盛,通過產業集群形成一定規模。特色產業帶動型發展模式,在村鎮的范圍內,依托所在地區獨特的優勢,圍繞一個特色產品或產業鏈,實行專業化生產,一村一業發展壯大,進一步帶動鄉村旅游發展的發展。特色產業帶動型鄉村旅游通常會和農場莊園、度假休閑型鄉村旅游相交叉;六是現代農村展示型發展模式——現代農村展示型發展模式的使用面相對較窄一點,這種模式的鄉村旅游必須以新農村形象為旅游吸引物,只能在率先步入小康階段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開展。這種農村必須是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知名度較大的鄉村,以新為特點,在住宅、街巷、道路和生態環境、產業設施以及各種配套設施方面,都發生了全新的改變,成為鄉村城市化、城鄉一體化的典范。這些地方可以開展鄉鎮工業游、農業游、紅色游、黨員先進性教育游、社會主義新農村游等多條特色旅游線路,但需注意在發展鄉村旅游的同時要處理好與發展其他產業的關系,引導當地農民參與旅游活動;七是旅游小村鎮型發展模式——旅游小村鎮型發展模式,是指把旅游開發與農村鄉鎮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把旅游資源豐富的鄉鎮建設成為旅游小村鎮。一般來說,有旅游開發價值的小村鎮,多數具有突出的地方特色和悠久的歷史文化,體量適中,易于集散,居住條件、基礎設施具有一定基礎,具有獨特的旅游資源,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開發合作模式是鄉村旅游的市場運作的一個重要部分,從這個角度對鄉村旅游開發模式的劃分更具有借鑒意義。從不同的開發經營模式也同樣可以把村鎮旅游模式分為以下七種運營模式:一是“農戶+農戶”模式——這是鄉村旅游初級階段的經營模式。在鄉村旅游發展的初期,農民對企業介入鄉村旅游開發有一定的顧慮,大多數農戶都不愿把資金或土地交給旅游公司來經營,而更信任“示范戶”。當“示范戶”率先在農村開展鄉村旅游經營并取得成功后,農戶們便會在“示范戶”的帶動下,紛紛加入旅游接待的行列,并從“示范戶”那里學習經驗和技術,在短暫的磨合后,形成“農戶+農戶”的鄉村旅游開發模式;二是“公司+農戶”模式——這種方式吸納社區農民參與到鄉村旅游的開發中,充分利用社區農戶閑置的資產、富余的勞動力、豐富的農事活動,增加農戶的收入,豐富旅游活動,向游客展示真實的鄉村文化。一般公司征用村民的土地,對其進行投資開發,統一規劃、包裝,公司和農戶互利互惠,共同發展。同時,通過引進旅游公司的管理,規范農戶的接待服務,可以避免不良競爭等損害游客利益和鄉村旅游的健康發展;三是“政府+公司+農村旅游協會+旅行社”模式——這種模式下的鄉村旅游開發參與者更多,各方面的協調配合也更完善,因而能實現健康穩定的發展。該模式下個主體的功能如下:政府作為行政管理機構負責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發展環境,旅游公司獲得政府授權負責經營管理和商業運作并收取門票、招募當地村民到公司就業、組織節慶活動和表演,農民旅游協會由村民自發成立代表村民參與旅游事物的管理監督、負責組織村民參與地方戲表演及公司組織的各項節慶活動、從事導游講解、制作工藝品、提供住宿餐飲服務以及維護和修繕傳統民居等,旅行社開拓市場、組織客源。這種模式可以實現多方共贏,但是實際操作中,因為涉及的利益主體比較多,因而協調困難,阻力因素比較大;四是個體農莊模式——“個體農莊”模式是以規模農業個體戶發展起來,以“旅游個體戶”的形式出現的一種相對獨立的鄉村旅游模式。它將現代管理、科技、資金等引入土地,可以大大增加產出,促使土地升值,使莊園主和農民共享利益。個體經營者通過對自己經營的農牧果場進行改造和旅游項目建設,使之成為一個完整意義的旅游景區(點),能完成旅游接待和服務過程中的全部工作;五是股份合作制模式——股份合作制首先將鄉村旅游資源界定為國家產權、鄉村集體產權、農戶個人產權等產權主體,把旅游資源、特殊技術、勞動力等量化為股本,國家、集體和農戶個體合作,以實物資產、資金、技術、勞動等多種形式入股,各持一定股權,收益按股分紅與按勞分紅相結合,進行股份合作經營。這種方式產權關系明確,廣泛吸收各方面的資金、物力、技術等生產要素,每個人既是企業的勞動者,又是企業的所有者,形成與企業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機制,調動社區居民參與的積極性,通過社區居民的有效參與,保證旅游經營。新時期土地制度的改革也為此模式的深入發展創造了條件;六是鄉村旅游開發的CBD模式——采取政府扶持、社區參與的產業化開發(CBD: Community-Based Development)模式是實現村鎮旅游產業化、規模化發展的最好機制。可以全面實現:①產業推動,產業化促進農業生產或加速農業轉型,實現生產發展與生活富裕的目標。發揮旅游作為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加速器的功能,引導農民向第二、第三產業轉移。推行農旅業一體化發展,旅游為農產品帶來銷路并提升農產品價值,農業(文化景觀)為旅游提供旅游吸引物,以游養農,以農促游。堅持可持續產業化方式,大力發展綠色循環農業,開發綠色旅游產品。②社區參與,社區參與可以實現鄉村旅游對本地新農村建設的效用最大化。讓鄉村旅游的利益最大程度地留在社區。WTO(1997)《旅游業社會影響馬尼拉宣言》的本質就是承諾通過廣泛的社區參與,實現旅游業積極效應的最大化。地方控制(Local Control)是WTO倡導的重要原則。可以實現產業鏈本土化機制——游客吃住行游購娛產業環節的供給本地化,形成大量地方(養雞、種糧、種菜、工藝品制作、歌舞表演等)專業戶,最大程度地利用當地農民,采用當地原料,保證當地居民最大程度收益。這樣也能最大程度地保護與真實展示地方文化景觀。可以實現經營者共生合作機制——鄉村旅游經營方面的“飛地化”現象日益突出,使旅游收益的大部分往往被外來投資者拿走,形成“抽血機制”。建立合理外來戶與本地戶的合作機制,學習貴州天龍屯堡“政府+公司+旅行社+農民旅游協會”的合資合作共生模式,或北京懷柔北宅“鵝和鴨”農莊與當地民俗旅游戶的業務分工共生模式,實現外來經營者與本地經營者共生共存。共生就是給當地人更高程度地參與經營,保證鄉村性的小規模、當地所有、血親關系等文化景觀特征。可以實現公共管理的大眾參與機制——大眾參與保證管理民主。鄉村旅游推動鄉村建設的另一重要障礙是利益分配不均,地方干部利用職權把大量游客安排在自己經營的餐館、農舍用餐與住宿,導致貧富不均。健全農民旅游協會機能,倡導大眾參與決策,保障利益公平分配。③政府扶持,政府通過提供公共服務,如小額貸款、基礎設施建設、直接補貼、培訓、扶持民間旅游協會建設等保證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并保證鄉村旅游發展的利益最大程度留在當地。
從目前村鎮旅游發展方向來看,不管哪一種模式關鍵之關鍵的基礎是構建一種什么樣的發展機制。筆者看來,最為成功的機制是以下八種內涵的復合存在并形成價值體現。主要是:一要強調各級政府是主導——旅游村鎮構建過程中的許多關鍵問題、重大問題,如引導旅游企業發展、推動旅游產業形成、確立旅游產業成為主導產業、促進旅游產業與村鎮的整體性發展、用地分類和指標、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及服務設施建設等,只有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才能得到更好的解決。因此,政府主導是旅游村鎮構建的關鍵因素;二是強化科學規劃是前提——旅游村鎮既要面向常住居民,又要面向流動的游客。因此,規劃既要考慮游客的旅游需求,又要滿足居民的生活要求,并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實現旅游村鎮的科學建設、有序管理、和諧發展。科學規劃要求正確處理三個關系——村鎮規劃與旅游規劃的關系、居民與游客的關系、村鎮功能構建與旅游產業發展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推動旅游產業與村鎮的整體性發展,構建和諧;三是強調旅游企業是主體——通過給予優惠政策、優化行政服務、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管理監督等方式,扶持旅游企業發展。借此,更加充分地發揮企業在產業發展中的作用、在地方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促進旅游業發展、推動村鎮發展;四是提升環境是重點——這里的“環境”是指廣義的環境。包括自然環境、文化環境、投資環境、產業發展環境、社會發展環境等多個方面。提升環境的根本目的,是促進旅游產業、村鎮的整體性發展。這不僅是政府的職責,還需要當地居民、企業甚至旅游者的共同努力。自然環境是指改善環境質量,優化、美化生態環境。文化環境是指保護各種文化,包括文物、遺址遺跡、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現代文化等,同時,為文化傳承、發揚、展示、創新,創造良好的環境。投資環境是指從政策、行政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服務設施建設等多個方面入手,打造優良的旅游投資環境。產業發展環境是指為旅游產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并為配套產業、服務產業的發展,創造空間和條件。社會發展環境是指依托良好的社會環境,提升旅游吸引力、美譽度,依托旅游業的發展,促進社會發展。此外,還包括人才發展環境、居民發展空間環境等;五要堅持打造品牌是亮點——旅游村鎮發展的關鍵點是村鎮發展、旅游產業發展。但僅僅如此,仍不能構成旅游村鎮的核心吸引力、核心競爭力。應充分挖掘當地的資源優勢,以市場為導向,形成具備足夠吸引力、競爭力的旅游特色,并依托這種特色,形成旅游村鎮的核心品牌,發揮品牌價值提升資源價值、經濟效益;六是強化社區參與是保證——賦予居民相應的決策權、參與權,并使居民從旅游產業發展中獲益,才能保證居民自覺地為旅游產業及村鎮發展貢獻力量,才能保證規劃、管理的切實實施,才能保證整體性發展、可持續發展。如果旅游產業發展遭到居民的抵制,則構建旅游村鎮就成為空談;七要強化管理是保障——全民參與管理主要是要求旅游村鎮的管理者,除了政府,還應包括當地居民、行業協會、旅游企業等。各方利益相關者各施其職,對旅游產業、村鎮發展進行全方位管理,促進經濟、社會、環境的全面發展。全方位管理主要是對村鎮建設、旅游產業發展的各個方面,對包括政府、企業、居民、游客在內的各種利益相關者,進行全方位的管理。全過程管理是做到從旅游村鎮的規劃開始,便開始嚴格的管理,保障有序發展、持續發展;八要強調區域聯動是延伸——面對激烈的旅游市場競爭,孤軍奮戰已難以獲得長遠的發展,必然要和周邊地區形成動態的聯動關系,通過合作擴張發展空間、擴大競爭力。
追求村鎮旅游美好的發展前景是筆者的信仰,也是多年來作為旅游行業智者孜孜以求的目標,從經歷來說,旅游村鎮,將旅游產業的發展同村鎮化發展結合起來,同村鎮建設結合起來,同村鎮的產業結構調整、產業發展結合起來,對于促進村鎮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創新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已成為村鎮發展的重要模式之一。換句話來說,旅游村鎮的發展,與旅游產業發展階段、村鎮化建設進程等密切相關,一般要經歷旅游企業——旅游產業(企業、政府、居民等共同構建起旅游產業)——產業綜合體(旅游產業與其它產業相互融合形成產業綜合體)——主導產業(旅游產業形成主導產業)——主導產業體系(主導產業、配套產業、服務產業)——村鎮發展——旅游產業與村鎮整體性發展——和諧社會發展。隨著旅游產業的發展壯大、村鎮化建設進程的加快、旅游產業與村鎮發展關系的日益密切、旅游產業與村鎮整體性發展模式的不斷完善,筆者可以預見,旅游村鎮的數量將越來越多,質量將越來越高,規模將越來越大,對和諧社會的貢獻也將越來越大。